2025年7月1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和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统计Workshop”在普陀校区理科大楼A512会议室举行。会议聚焦大数据统计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应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大数据统计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玉坤教授介绍了出席会议的专家和嘉宾,并对各位专家的出席表示欢迎。
接着,由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和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周勇教授致辞。周勇教授强调,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统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为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提供统计科学支撑。

随后进入上午的学术报告环节。香港理工大学黄坚教授以“连续归一化流学习概率分布”为题,系统阐述基于常微分方程的生成模型方法,提出基于瓦尔特距离的误差度量方法,并探讨其在生成模型中的潜在应用;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分享混合动态分位数回归模型的选择理论与金融领域应用案例;香港科技大学凌仕卿教授提出高维时间序列数据的特征筛选新策略。密西根大学曾冬林教授、香港大学李国栋教授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马舒洁教授分别围绕动态治疗策略优化、迁移学习提升时间序列预测效率、隐私保护社区检测等主题展开报告。

下午的学术报告涵盖分布式学习抗拜占庭故障、生存比率分析复兴、生成模型潜在空间解缠等议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陈家骅教授、多伦多大学王林勃副教授、美国圣母大学刘芳教授等学者依次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涉及有限混合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因果机器学习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差分隐私与贝叶斯统计的交叉研究等内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陈勇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史成春副教授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晓武助理教授分别就分布式统计推断方法、大型语言模型对齐技术、多智能体语言模型训练框架作报告。

会议最后安排了交流座谈环节。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和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青年教师史兴杰副教授、马慧娟副教授、章迎莹副教授、张思亮副教授、苑慧玲博士后依次进行个人的工作介绍,内容涵盖个人研究方向、近期研究成果及未来合作意向。参会学者就跨学科研究方法、数据共享机制等议题展开自由讨论,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本次Workshop不仅展示了大数据统计领域的最新理论突破,更通过实际案例揭示了统计方法在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中的核心作用。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会议为青年研究者提供了与国际顶尖专家对话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统计学科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持续创新注入活力。
华东师范大学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长期致力于统计方法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本次会议通过主题报告与自由讨论形式,促进国内外学者在大数据统计理论与应用层面的交流合作,为青年研究者提供与国际专家对话平台,推动统计科学在数据驱动决策中的实际应用发展。
